2022年11月19日,以“克服拖延”为主题的职慧讲座在zoom线上举办,学院的同学们积极参加讲座,课程由职慧志愿讲师贺贞讲授。

在课程之初,贺老师讲述了自己过去拖延的经历,真实生动的描述引发了同学们的共鸣。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,贺老师先后发布了两个问卷,一个是让同学们判断问题中的行为是否是拖延表现,另一个是调查同学们的拖延情况。在大家迅速完成问卷后,贺老师针对每一道题进行了细致分析,讲解了“什么是真正的拖延”“拖延的特点是什么”“拖延背后的恐惧是什么”三个问题。

随后,针对四种“拖延背后的恐惧”,贺老师提出四大应对法宝:“当”“机”“立”“断”。

“当”即“敢作敢当”。俞敏洪老师的一个演讲视频—《摆脱恐惧》,为大家展示了“僵化型思维”与“成长型思维”所带来的不同结果。然后贺老师所讲的“满意度定律”指出了解决办法:设定合理期望,持续提升能力。

“机”即增强动机。对于拖延,人们可能会想出一些“伪好处”。但与“行动”的“真好处”相比,拖延的“伪好处”就相形见绌了。故此,贺老师提出了一个“改变天平”的概念,让大家能看到行动的好处,并在行动后奖励自己的努力,以此形成良性循环。

“立”即“立刻行动”。贺老师讲解了一个行动力公式,即行动力=伙伴*可能性*第一步,简洁明了地提出解决办法。

“断”即“排除干扰”。一个上蹿下跳的猴子,一个理智的掌舵人,他们之间擦出了矛盾的火花!这正是“被干扰”与“做正事”的矛盾的生动写照。针对此问题,贺老师指出了解决办法:从容易有趣的事情开始,在没有干扰的环境工作。

本次讲座中,大家回答老师的问题,与老师积极互动。贺老师专业而又不失活泼的讲解,让同学们学会了以“是什么—为什么—怎么做”的逻辑框架来理性认识“拖延”,并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来克服拖延。